2345首页 » 动物百科 » 红斑蜉

所属科目: 动物界 » 节肢动物门 » 昆虫纲 » 有翅亚纲 » 蜉蝣目 » 蜉蝣科 »

名字:红斑蜉
学名:Ephemera rufomaculata
人气:0
喜欢:0
评论:0
雄成虫:体色红棕色;体长13.0 mm,前翅12.0 mm,后翅4.5 mm,前足13.0 mm,尾丝32.0 mm。触角柄节、梗节各具一个黑色斑点,其它部分淡黄色。前胸背板具前后2对粗黑纵纹,中胸背板具一对黑色的粗条纹;后足基节具一个明显的黑色斑块;前翅透明,前缘区和亚前缘区半透明;纵脉棕色,横脉黄色;Sc、R2、R4+5翅脉的脉弱点处、MA脉分叉处、IMP脉基部、MP2脉近翅缘处以及R2与R3之间的长闰脉基部各具色斑,前缘区与亚前缘区的横脉周围附近着色明显;MP2脉与CuA脉在基部愈合;后翅的横脉周围明显色深,在翅的中间形成5个红棕色斑点。腹部第1第2节背板大部分褐色,只在中央部分色浅,第2节背板上有时可以区分出一对黑色纵纹与一对黑色圆形斑块;第3-9节背板各具3对纵纹,第10节背板具2对细小的纵纹。外生殖器: 尾铗4节,末两节长度之和小于第2节长度的一半;左右阳茎叶愈合,端部外侧向后方延伸成圆形突起,阳端突明显。 雌成虫:体长15.0 mm,尾丝19.0 mm。体色棕黄色。身体各部分的黑色斑点与条纹与雄成虫相比较浅细,但基本模式一致。腹部2-6节背板中央的一对纵纹有时较浅而不易分辨。 稚虫:体长11.0-13.0 mm,尾丝6.0-8.0 mm。额突长度略长于宽度,前缘的凹陷浅,侧缘平直,额突背面及两复眼之间的区域色较其它部分色深,前胸背板具一对粗纵纹。腹部背板的条纹基本与成虫相似。穴居于泥沙质的静水水体底质中,滤食性。
图片: